2022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押题卷十八答案

2022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押题卷十八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2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押题卷十八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智慧上进请关注本网站。

2022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押题卷十八答案

image.png@!testimage.png@!testimage.png@!test

37.(13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①c→a→b(或“cb→a→b”)db②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③氧气(2)①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2分)②只进行有氧呼吸装置Ⅱ中红色液滴不动、装置Ⅲ中红色液滴右移(2分)【解析】(1)①有氧条件需要通入空气,但应先除去CO2以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造成的干扰,最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检测,因此实验装置排序应为c→a→b(c→b→a→b);无氧条件应密封,所以实验装置排序为d→b。②装置瓶c中装入的是NaOH溶液,进入瓶内的气体先通液再少化碳,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③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即在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因此氧气浓度是影响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主要外界因素(2)①遵循实验单原则,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②因为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如果Ⅱ向左移动,Ⅲ不动说明消耗的气体和产生的气体量相等,应只进行有氧呼吸;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不会引起装置Ⅱ内气压的改变,液滴不动,而装置Ⅲ液滴右移;若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装置Ⅱ释放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而吸收氧气使压强下降,故装置Ⅱ左移,而装置Ⅲ由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故吸收的氧气量小于释放的二氧化碳,则装置Ⅲ右移③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O2为6mol/L,消耗葡萄糖的量是1mol/L,释放的CO2为6mol/L;所以酵母菌无氧呼吸释放10-6=4mol/L的CO2,消耗葡萄糖的量是2mol。因此,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2÷1=2倍。

image.png@!testimage.png@!testimage.png@!test

40.(12分,每空1分)(1)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或淀粉、糖类),释放氧气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类囊体(或基粒)只有磷脂分子,无蛋白质、糖蛋白、糖脂等物质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3)保持不变在明期,类囊体上发生光反应产生并积累 NADPH;在暗期, NADPH没有生成也没有消耗,其含量保持稳定(4)CO2暗反应明期上升,暗期下降(5)可摆脱土地种植的限制,人工光反应系统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充分利用CO2以降低温室效应,保证大气碳氧平衡【解析】(1)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或淀粉、糖类),并释放氧气,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分析图1可知,科学家从菠菜叶肉细胞中分离出类囊体,并用磷脂分子包裹形成图1所示的油包水液滴结构,并在其中加入足量NADP+、ADP等物质。图1结构的外膜只由一层磷脂分子构成,无蛋白质、糖蛋白、糖脂等物质;而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还有糖蛋白、糖脂等物质,其结构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3)科学家对油包水液滴采取明暗交替处理,由图2可知,此结构内 NADPH含量在明期上升,暗期基本保持不变,说明此结构内的类囊体膜上在明期进行了光反应过程,产生了 NADPH并逐渐积累,而在暗期, NADPH没有生成也没有消耗,其含量保持稳定。这说明油包水液滴内的人工光反应系统构建成功。(4)进一步将多种酶等物质加入油包水液滴内,通入充足的CO2作为原料,形成化学反应循环。明暗交替处理,在该化学反应循环中可检测到乙醇酸(一种有机酸)的生成,这一化学反应循环模拟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由于暗反应过程会消耗 NADPH,且在暗期也能进行,则此结构中 NADPH的含量在明期上升,暗期下降。(5)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利用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可摆脱土地种植的限制,通过人工光反应系统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充分利用CO2以降低温室效应,保证大气碳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