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大联考·2023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三)英语试题 答案

名校大联考·2023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三)英语试题 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名校大联考·2023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三)英语试题 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智慧上进请关注本网站。
1.A【解析】结合海水表层盐度分布规律(副热带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最高,向南北两侧呈递减趋势),可知甲、丙曲线与此规律吻合。结合南半球中高纬度盐度高低变化,可排除丙。故选A。2.D【解析】南北回归线附近海域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降水量少,太阳辐射强,温度较高,蒸发旺盛。该海域海水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使其成为全球海洋表层盐度高值区。该海域温度并不比赤道海域高:暖流和河川径流对其影响较小。故选D。3.C【解析】乙曲线数值随纬度升高而降低。这是由于海水热量收人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随纬度升高而减弱,使得表层海水平均温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故选C。
20.(1)波浪向海岸传播过程,水深变浅且受海底摩阻影响,波浪发生变形、破碎;波浪破碎处泥沙沉积,形成堤状堆积地貌,即水下沙坝;水下沙坝进一步发育露出水面成为海岸沙坝:海岸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形成潟湖。(8分)(2)海水涨潮潮水挟带泥沙在潮汐通道涌人渴湖,与湖水相互顶托,沉积下来形成a三角洲:河水挟带泥沙人湖,受湖水顶托,泥沙沉积下来形成b三角洲。(8分)(3)形成早的岩层位置靠下,形成晚的在上;(2分)由早到晚依次发生沼泽沉积、鴻湖沉积、沙坝沉积,最后是浅海沉积:(4分)该时期海平面相对于陆地呈上升趋势。(2分)【解析】第(1)题,海岸沙坝是由海岸横向泥沙运动形成的水上堆积地貌。波浪向海岸传播过程中,水深逐渐变浅且受海底摩阻影响发生变形,在水深减小到临界水深时(理论上等于波高的1.28倍),将发生波浪破碎,形成破波带。在破波带附近,由于破波掀沙作用强烈,把该处岸坡冲成凹槽,同时部分淘刷的泥沙在外侧沉积下来,于是出现堤状堆积地貌,称为水下沙坝。水下沙坝进一步发育以致露出水面而成为海岸沙坝。海岸沙坝与海岸之间常形成潟湖。第(2)题,图中a三角洲位于潮汐通道的潟湖一侧,是涨潮时海浪堆积形成。b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湖口处,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形成的沉积物位于鴻湖外面。第(3)题,根据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可知,该地先有沼泽沉积,然后依次是瀉湖沉积、沙坝沉积,最后是浅海沉积。在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浅海沉积覆在部分鴻湖沉积之上,说明该时期海平面相对于陆地呈上升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