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智慧上进·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 押题卷(二)2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2023届智慧上进·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 押题卷(二)2文科综合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3届智慧上进·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 押题卷(二)2文科综合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智慧上进请关注本网站。
41.【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治水活动为动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治水的特点及其原因,考查水利事业发展的意义等,考查考生材料理解与知识迁移的能力,体现了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汉代陕西、河南水利设施数目较多”“唐朝…南方水利工程的总数已超过北方”“宋代长江流域水利事业更有长足之进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治水活动与经济重心的转移相关;根据各朝代水利事业发展情况可知,治水活动与国家统一与否相关;根据材料一“这同都城有关系定无可疑”可知,治水活动与首都的位置有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发展农业和交通、维护国家统一、巩固统治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毛主席先后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水利工作的重点开始往管理上转移”等信息得出:改革开放前,注重对自然河流的治理;改革开放后,注重立法管理,注重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小问,根据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水利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答案】(1)特点:治水活动与经济重心转移相关;水利工程建设与国家统一与否相关;都城所在【答案】(1)特点:治水活动与经济重心转移相关;水利工程建设与国家统一与否相关;都城所在地的治水活动一般较多。(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原因:为了发展农业和交通,带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统治的需要。(每点3分,答出两点得6分)》(2)不同:改革开放前,注重对自然河流的治理;改革开放后,注重立法管理,注重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4分)意义:有效治理了水患;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保障了我国的水安全;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每,点3分,任答三,点得9分)
40.【命题意图】本题以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将文化遗产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的议案为背景,考查雌物论、文化传承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考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解析】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农村孩子逛博物馆不容易的问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首先明确唯物论的知识体系,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应采取的措施。考生可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反对盲目乐观,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说明将文化遗产纳人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的意义。考生首先要从“文化传承”的知识储备中提取与材料相关的知识要点,其次结合材料说明将文化遗产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的意义。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决农村孩子逛博物馆不容易的问题,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做出适应本省、本地实际的教学规划。(4分)②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解决农村孩子逛博物馆不容易的问题,各地需要在教学方面、组织和经费方面,积极探索多重手段、多种形式。(4分)③解决农村孩子逛博物馆不容易的问题,既要反对盲目乐观,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4分)(2)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将文化遗产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有利于中小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成就,让学生全面系统了解中华历史文化。(4分)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将文化遗产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有利于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关心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2分)》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将文化遗产纳人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有利于发挥教育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涵养丰富厚重的历史观、文化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认同感,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4分)(3)示例:①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②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每,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